<th id="qxxtm"><option id="qxxtm"></option></th>

    <th id="qxxtm"><video id="qxxtm"></video></th>

    <tr id="qxxtm"></tr>
    <th id="qxxtm"></th>

      當前位置:
      首頁?
      > 新聞 > 圖片新聞

      周原遺址登上央視《考古公開課》

      來源:寶雞日報 發布時間:2023-03-01 16:20 瀏覽次數:

      2月26日晚,央視《考古公開課》欄目最新一期節目《膴膴周原》在央視科教頻道播出。本期邀請首都師范大學歷史學院教授雷興山做客演播廳,講述了岐山周原遺址背后的秘密。

      岐山,是周王朝的發祥之地,也是整個西周時期最重要的政治和文化中心,周人在岐山留下了大量豐富的物質遺存,周原遺址就是其中最精華的部分。周原遺址,也是全國西周文化遺址中面積最大、文化內涵最為豐富、出土文物數量最多、現有學術成果最豐富的代表性遺址。

      在當天的節目中,雷興山教授介紹了作為周王室起源之地的西岐,經過考古研究,確定《封神演義》中多次提到的西岐城,就是如今橫跨陜西省寶雞市岐山、扶風兩縣的周原遺址。目前,周原遺址已發掘大型夯土建筑基址170余座。在周原遺址發掘的云塘建筑基址門外的一塊石頭,引起了考古學家的注意,原來,這是周禮中一種懲罰宗族子弟的辦法,誰犯錯了就罰他坐在門口,任來往的人指指點點?!白庇小胺缸铩敝?,最早可能起源于此。在鳳雛3號建筑基址的祭壇前,有一塊社石。文獻記載,社石代表大地,古人以石為社來祭祀大地。殘碑如書,這座矗立于此3000多年的石碑,成為中華文明不斷裂的又一例證。同時,節目中還介紹了殘存遺物再現的周代繁華盛景,從先周時期到西周晚期,周原從“小部落”發展到“大城邦”,成為當時全世界最大的城市。

      記者還了解到,雷興山在寶雞做考古研究與教學工作已經有30年了,他曾談到,“寶雞早已是他的第二故鄉。寶雞是中華文明的魂與根”。


      中文字幕免费不卡一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