渭濱區深入貫徹落實全省“三個年”活動,聚焦國家級政務服務標準化試點區及省級營商環境創新示范區創建,持續轉變政府職能,統籌提升“五力”,最大限度激發市場活力,為渭濱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。
聚焦全鏈條并聯審批,提升政務服務力。聚焦環節最少、程序最簡、時間最短、效率最高、服務最優的“五最”目標,深入推進商事制度改革,打造企業開辦專廳,全市率先出臺《市場主體集群注冊登記辦法(試行)》,創新“一窗聯辦、協同服務”模式,實行“一枚印章管審批”,企業開辦環節減至2個,辦理時間壓至1個工作日,營業執照最快立等可取,“企業開辦126模式”入選全國政務服務軟實力經典案例。全市率先組織窗口工作人員通過國家行政辦事員技能水平認定,實現全員“持證上崗”,持續做細幫陪代辦,做優跟蹤服務等便企舉措,全過程實行“好差評”機制,不斷提升企業服務滿意度。
聚焦全周期要素保障,提升項目推動力。加快推進“畝均論英雄”“標準地+承諾制”等綜合改革,對重點建設項目實行“容缺受理+告知承諾+聯合踏勘”審批管理,優化項目審批流程,推行告知承諾制審批,分級分類提供更加精準的“主題式”“情景式”審批服務。健全項目跟蹤服務機制,實行“一個建設項目、一個牽頭領導、一個服務團隊、一跟到底”的“四個一”工作模式,建立9個幫陪代辦小組,圍繞市區重大項目做好“零距離”精準服務,及時梳理項目立項備案、環評等服務清單,推動橫向流程協同化,集中攻堅項目堵點、難點、痛點,加速重點項目落地開工。
聚焦全過程公正監管,提升法治保障力。探索推行“事前管審批、事中管檢查、事后管懲戒、信用管終身”監管新機制,動態調整《渭濱區市場監管領域部門聯合隨機抽查事項清單》,組織開展跨部門聯合執法檢查19次,抽查650余戶,推動線索互聯、執法互通、結果互認,實現進一次門、查多樣事。充分發揮司法職能作用,為積極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義務的被執行人企業出具全市首份《信用修復證明》,健全完善失信企業信用修復流程,通過案件執行積極引導和鼓勵被執行人誠實履行法定義務,實現企業“造血重生”與勝訴當事人合法權益維護的雙贏局面。
聚焦產業鏈招大引強,提升招商支撐力。深化招商引資提質增效“六大行動”,聚焦智能裝備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兩大首位產業,錨定傳感器、微電子、大數據、新能源等重點產業鏈,從優勢產業龍頭、鏈主企業入手,選準“切入點”,抓住產業鏈上下游配套的關鍵環節,精準開展“訂單式”招商,形成以鏈主企業牽引全鏈優化、帶動全鏈收益的發展格局。今年3月份,區政府主要領導帶領招商小分隊赴嘉興、杭州、蘇州、深圳等地叩門招商,6天時間拜訪12戶企業,促成2個項目即將簽約、5個項目達成合作意向、收集有效招商線索10余條,以奔跑姿態打好招商引資主動仗。
聚焦全流程跟蹤問效,提升政策落實力。緊盯政策落地“最后一公里”,扎實開展政策落實障礙清理行動,健全惠企政策聯動兌現機制,成立由工信、稅務、行政審批業務骨干組建的惠企政策宣講團,定期開展惠企政策培訓,全面推行一企一策、全程跟進的“稅務管家”服務。常態化開展“三進五幫”聯企幫扶活動,為企業提供全流程“保姆式”服務,推動惠企政策直達快享,今年來,轄區6戶企業被認定為2022年陜西省民營經濟轉型升級示范企業,秦川機床入選世界一流示范企業和專精特新示范企業。